中国政法大学的罗翔教授曾经说过,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功利性的读书,一种是非功利性的读书。

前者包括但不限于:

高考,
针对各种证书的考试,
专业领域的探索:比如法学专业读法学类书,计算机专业读计算机科学类图书,经济学,心理学等。

后者包括但不限于:
文学名著,报刊杂志。

非功利性阅读帮助我们找到人性,追寻意义。
功利性阅读为我们提供方法,帮我们实现意义。

教授的观点是以 非功利性阅读为主,功利性读书为辅。

而我的观点和罗老师是相反的:当下韭菜遍地的内卷时代,要以功利性阅读为主,非功利性读书为辅。作为普通人,我是向往田园牧歌的生活,可现实主义提醒着我,得向生活低头。要高薪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不可替代性),否则你就会被淘汰掉,而专业类书籍算是功利性阅读。

2019-6-24我入手了kindle paperwhite 4(32G版本) ,至今快两年了,看了一些书,顺便写一下书评,记录一下感想,方便日后复盘。

没买kindle之前,阅读量少得可怜,连读书笔记都懒得写了。买了kindle,两年时间,看了36本(有些没写书评是因为 看完没啥感觉),平均一个月一本书多一点,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畅销的垃圾书,只适合当做厕所读物。看一遍就丢了那种。

当然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可能我觉得不好的,是你特别喜欢的,所以喜欢和不喜欢是非常主观的一件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而且有可能我现在不喜欢,过了几年,经历一些事情,有所感悟之后,又喜欢上了某本书也说不准呢。

我很好奇那些知乎,豆瓣的大佬,年阅读量100+本,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的读书步骤是:

0、知乎、豆瓣的推荐书单,某个领域的入门书籍推荐(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
1、找某本书的书评(知乎,豆瓣,B站),如果大部分人都讨厌,那就不看了。
2、网上找资源,然后邮箱发送到kindle(微信读书也很方便)
3、阅读:标记好词好句
4、读完:做思维导图、总结笔记
5、再看一次书评,多元化的了解不同的声音。
6、有一些书籍觉得很有用,值得反复阅读的话,我会入手纸质版。 

买kindle之前我也害怕,买前生产力,买后盖泡面。好在我不是个讨厌看书的人,还能看的下去。

对于我来说,kindle优缺点:

优点:

1、只能看书,不会令你分心。
2、电子墨水屏不伤眼
3、携带方便,放书包就带上了很多书(纸质书携带不方便,而且有些场合掏出来阅读,会被旁人认为装逼。我是个凡人,目前做不到坦然)
4、续航超强,充一次电可以用好几个星期
5、阅读英文书籍,遇到不会的单词,长按就可以查译文。
6、纸质书价格昂贵,电子书便宜(还可以找免费资源)
7、懒得找资源,开个会员80块包年,就可以阅读很多书,而且是专门排版好了的书。
8、防水,可以拿来盖泡面

缺点:

1、除了看书,啥都干不了
2、价格昂贵,32G 的要1300(亚马逊 日本区,打折只需要800,海淘需要信用卡,咸鱼只需要800)
3、刷新率很低,书本翻页,看起来卡卡的
4、因为屏幕小,看PDF文档不友好,字非常小,虽然可以放大,但是很麻烦(iPad适合看PDF、追剧、做笔记,kindle适合阅读小说)
5、编程书籍的代码排版惨不忍睹
6、想买kindle来督促自己看书的,往往会吃灰。(爱看书,所以买kindle。而不是买kindle,让你爱看书。先有动机,才有目的)
7、很多时候,读书笔记只能是标记,因为kindle打字太费劲了。

我看过的书:

1.目送

2.孩子你慢慢来

3.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三部曲是关于亲情和教育子女的书:

摘抄: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事后才发现 该作者是个 台du分子,有点恶心。

4.许三观卖血记

读过《活着》,读这卖血记,感觉故事平淡无奇,故事结尾有刻意卖惨的嫌疑。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我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5.乌合之众

群体可以让人生,也足以促人死。利用好了,可以成为领袖,搞砸了,就会被钉在十字架上。

要注意的是这本书不是严格的学术著作,而且成书时间是100多年前,一些观点并不严谨,全书缺少科学的严格性,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过一定程度上 为社会心理学构建了框架和基础概念。同时部分观点属于偏见不够中立,比如对性别、民族之类的看法。看完这本书还可以去看看《群体的智慧》,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群体性的特性,正好跟这本书互相补充。

以前煽动群众需要 电台广播,视频演讲,而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只需要一台手机就可以了。控制舆论来割韭菜,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娱乐圈的饭圈文化、服装界的破产三姐妹、游戏圈。

总不能理解新浪微博为什么有那么多傻逼的喷子和键盘侠。后来看到 一个抖机灵的评论:网络世界需要垃圾桶。我就瞬间释怀了。

热搜榜总是 :XXX明星脚崴了,出轨了,私生子,恋情曝光。

我在想,哪个人现实生活多无聊才把一个跟你毫无关联的明星这么当回事?

其实是背后的资本(明星、明星背后的经济团队、社交媒体平台公司)在煽动,在搞热度,有了流量就可以给大伙洗脑:
要学会每天刷超话,反黑和氪金,简而言之:不花钱算不上追星和真爱粉。

没有自主意识,年龄在12-22之间,初高中生居多,是最容易被带节奏、洗脑,最乐意跟风的人。

游戏圈和饭圈经济就是利用人的竞争心理赚钱的,

总之游戏里的老大们南征北战,满足了精神需求。
现实中的渠道商赚得盆满钵满,满足了物质需求。
殊不知,游戏中工会里的敌军和友军可能都是游戏公司的内部人员,而他只是一颗韭菜,饭圈的粉丝一样如此。

制造矛盾对立(性别对立,明星粉丝团对立),贩卖焦虑,然后煽动大家花钱,证明自己是阵营中的一份子。

破产三姐妹:Lolita、汉服、JK制服。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 讲究所谓的“正版”,然而现实却是 中国服装类的著作权很难通过审批!!!也就是说服装类设计,一般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服装涉及到“版权”纠纷的,一般不存在什么“衣服的版权”,因为九成九的工业制品,都够不成“美术作品”或“实用艺术品”——普遍的纠纷也就是“抄图”。

著作权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是,构成“美术品”或“实用艺术品”,要求服装在脱离服装的功能下,依旧能够具备“艺术感”和“美感”。

著作权法的“服装设计”,是指整体的服装设计,而不是某个印花,某个图案。

魔幻的是,买了 “破产三姐妹”的女孩子,被商家灌输所谓的“版权意识”:要尊重正版,尊重设计师的成果。

然后让她们 ”出警“:对穿 “非正版”服装的女生进行人身攻击、谩骂、人肉曝光,以此来获得优越感。

我当时就纳闷了,牛仔裤也没见 分“正版”,穿出优越感啊,破产三姐妹它就高人一等了?话说 日本学生制服(JK)是才是真正的正版啊,中国的都是山寨的。国内的商家哪来的脸说正版?

而且衣服的框架定型后,颜色用软件随机生成就可以了(随机上色),如果这样的话,用一天的时间,电脑软件随机生成的颜色,就可以覆盖全部色域。(简而言之:一个人,一台电脑,一个设计软件,一天的时间,就可以让某个款式的所有颜色的服装的“正版”设计 归于我名下)

音乐、电影、图片、书籍、字体、软件、商标这些都是受版权保护的,可服装类的是很难界定的(艺术作品才能通过)!!!

所以商家申请著作权费时费钱(关键还不一定通过),维权要精力要钱,真不如洗脑一帮消费者走狗咬人来的方便。

而那群买“正版”的女生,被割韭菜,还心甘情愿给人当枪使,以为自己多么的正义高贵三观正。

毕竟 乌合之众,才是最廉价、最合格的韭菜和劳动力。

6.高效能的第七个习惯

7.拖延心理学

8.余生好贵,请勿浪费

9.娱乐至死

本书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针对的是当时的“电视文化”对报纸等传统传媒领域造成的冲击影响。
而如今是“互联网时代”,虽然时隔久远,有些规则依旧受用。

娱乐至死与消费主义真是一对好哥们,与娱乐至死相关的还一个词叫“奶头乐”(Tittytainment)。

全球化会加剧贫富差距,会使财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被“边缘化”。世界人口的20%的工作将足以维持整个社会的运作,地球的其余的80%人口将是多余的。

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化解这80%的人和20%精英之间的冲突?
要让这全球80%“边缘化”的人安分守己,需要一个安抚“奶嘴”。

这个奶嘴就是打造大量娱乐信息,用于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和不满情绪,让他们安于现状,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

“奶嘴”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
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

当代互联网企业——大型“奶头”加工厂,这个国家学历最高最聪明的一群人,十年如一日996思考如何制造出一个个让人们欲罢不能的“奶头”。

我们不追求意义,只追求有趣好玩,所有空余时间都用来娱乐,闲暇时间都用来明星八卦吃瓜短视频

想想花大量时间在短视频明星八卦上,这些跟你有关系吗?对你的生活有用吗?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你在此刻不无聊,却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毫无疑问,在这个世界上娱乐绝对有存在的意义,工作之余娱乐消遣让身心得到放松,适当劳逸结合当然没有问题。
但娱乐占用我们的大量时间,占据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停止思考是危险的。

《娱乐至死》里写到,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的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既无知又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所以现代文化产业,只是社会的维稳工具,是缓和阶级矛盾的工具。而我们的娱乐要适可而止,否则就是奶头乐中的韭菜。

10.自控力

斯坦福大学备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

摘抄:

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有极限。它被使用之后会渐渐疲惫。如果你不让肌肉休息,你就会完全失去力量,就像运动员把自己逼到筋疲力尽时一样。

每次使用意志力之后,大脑的自控力系统活跃程度就会降低。正如疲惫的双腿会放弃跑动一样,你的大脑也会罢工。

试图压抑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欲望,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

提高自控力的方法:

冥想
锻炼
保持良好的睡眠
健康的饮食
三思而后行

适当的放松:

主动娱乐
	读书
	体育运动
	智力游戏
	象棋
	围棋
	演奏乐器
	
被动娱乐
	看电视
	聚会喝酒
	玩游戏
	上网
	
有效的解压方法
	锻炼,参加体育运动
	祈祷,参加宗教活动
	阅读
	听音乐
	与家人 朋友相处
	散步
	冥想,瑜伽
	
无效的解压方法
	赌博
	购物
	抽烟
	喝酒
	暴饮暴食
	玩游戏
	上网
	花两个小时以上看电影或者电视

十分钟法则:坚持做十分钟,然后就可以放弃,实际上你会不止做十分钟。
崇拜者的监视:遇到困难时,想想你崇拜,你喜欢的人,会怎么办?会怎么看你?

失控的原因:

饥饿、低血糖
缺乏睡眠
喝酒
心率过高
应激反应
久坐不动
压力过高

道德许可:
做好事就有成就感,进而允许你做坏事。

目标释放:减肥成功一点多,就奖励自己胡吃海喝。完成小目标就停滞不前。

情绪低落(反复的失败)

有意思的 定义词语:

“那又如何”效应:破罐子破摔

改变的承诺:发誓改变会让我们充满希望,在什么都没做之前,就感觉良好了。它只能给我们一时的快乐,但接下真正做出改变时面临的挑战却会给你当头一棒,让你感到失落。

虚假希望综合征:即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努力,以幻想自己成功或者努力的样子,来降低自己内心的焦虑感并得到满足感。算是一种白日梦。

“延时折扣”:等待奖励的时间越长,奖励对你来说价值越低。很小的延迟就能大幅降低感知到的价值。而我们要学会延迟满足,否则很难做成一件事。

11.追风筝的人

讲述一个关于“假”友情的故事。

读后感:
道歉是最苍白无力的,道歉者即使是发自内心的自责和愧疚,也无法改变过去对被道歉者的种种伤害。

而此时被道歉者反而要被迫表露出一副大度者的姿态(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吧,例如小欢喜 里面的 结尾生硬的大团圆式原谅)。跟道歉者说: 没关系,都过去了。

可是!这由始至终受害者都是被道歉者。
然后,道歉者已经得到了良心的,而受害者又像是在体验一次揭伤疤的行为,回忆那些种种的不堪和被凌辱的过去。

韩国《素媛》,根据判决书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能和被侵害的女孩再次碰面,以免女孩心理再次受到创伤。

所以正在老死不相往来,就别碰面了吧,以免勾起不堪的回忆。

12.牛奶可乐经济学

成本效益原则:如果一件事带给你的效益大于成本了,那你就应该去做,如果没有,那你就不应该去做。

以前读政治书,看到金融危机的时候,资本家把过剩的牛奶倒到河里,成了银河。与此同时,穷人没有东西吃。就义愤填膺,为什么资本家不免费送牛奶给穷人喝?

后来才明白:
生产、收集、运输、储存牛奶都是有成本的。送给穷人免费喝,意味着各项的成本要倒贴,而且还会进一步打压牛奶的价格。所以作为商人,要止损。避免陷入沉没成本悖论。

再比如:你和女生谈感情,谈了几个月,对方总说 没感觉。你已经付出了:几千块+几个月的时间,这就是你的沉没成本,要及时止损还是继续投入呢?继续则很有可能让你越陷越深,因为沉没成本越来越高。

13.月亮和六十便士

月亮”指代的应该是心中的梦想,“六便士”指代生活需要的钱等一切物质。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是一个放弃六便士去追求月亮的故事。人人都想着六便士,但是少部分的人,会去追寻可望不可及的月亮。

然而现实却是 大部分人都会低头寻找六十便士(谋生),而不会抬头看看月亮(梦想)。

等出社会,柴米油盐和房贷接踵而至。然后我们就像盛世下的蝼蚁,一捏就碎。毕竟经济基础(钱)决定上层建筑(梦想)。

从理性角度分析,是一个勇于追求梦想的故事。

从道德角度来审视的话,是一个渣男抛弃妻子、沉迷画画的无聊故事。
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这么火,估计是愤青和背包客被洗脑了吧。

为了 所谓的诗和远方,抛下一切不管,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个时代,互联网+书籍+旅行,三者合一,也许比较好。

14、非暴力沟通

15、为什么精英都是精英控

有许多方法 改变了我固有的观念
就比如,我高中开始晚上就喜欢蒙头睡,因为舍友上厕所灯亮晃眼睛。

可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很困。
书上说因为眼睛收不到光,产生不了 后脑勺催产素,导致第二天还是神志不清。

这一两周我不蒙头睡,第二天起来就不困了

放松的方法是闭目养神,听音乐。而不是玩会手机。

微信读书有听书的功能,治好了我多年的失眠,选本大部头的书(听了就犯困那种),定90分钟听书,每回都能在90分之前睡着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

16、小狗钱钱

定位是儿童类的经济学科普读物,作为入门经济学书籍,大人可以看看,通俗易懂。

教你如何通过投资和复利让自己的资产跑赢通货膨胀,幸运的话,可以实现资产增值。

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大概是7%,每隔10年,货币就贬值一半(购买力下降),十年前的1w块,现在只能买价值5k块的东西了

银行的房贷利率是4.9%,公积金贷款是2.5%,所以简单的来讲公务员买房,利息能少一半。这也是为啥那么多人考公务员的原因。

良性负债未尝不可,刚需物品,能分期,并且免息,你应该要笑醒。

17、爱的博弈

18、狂热分子

研究 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图书,和《乌合之众》类似。

主要讲三点:

第一、“失意者更加乐于看到世界的天翻地覆。”
成功的,或者说生活幸福的人,他们对于世界的态度通常是善意的,而那些埋怨世界不公的人,却往往是在生活中失意感强烈的人。

希特勒煽动了一群人,发动了二战。
香港的愤青,被煽动,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第二、“群众运动可以满足参与者自我否定的热望。”
一个人越自私,他就越容易产生失意感,为了避免这种失意感,他们会成为最为狂热的捍卫者,然而这种捍卫并不是为了捍卫他所信奉的神圣事业,他们只是为了借助这样一场运动来转移自己的失意感。

第三.“狂热者不会被说服,他们只能被煽动。”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见一个“狂热者”时,最好的做法是远离他,或者认同他的观点,要知道,他们是永远不可能被说服的那一类人。

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或他所参与的神圣事业。